公告: 中国电力试验设备网最新改版,欢迎新老用户选购产品,最新设备给予最低优惠
SERVICE PHONE
4000-348-088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SERVICE PHONE
4000-348-088

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主页 > 解决方案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发布时间:2017-10-11 点击量: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2 编写依据
表2-1 编 写 依 据
序号 引用资料名称
1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 DL 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3 作业流程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交接试验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交接试验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BDYCSY-ZW-01-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 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序号 危 害 名 称 风险种类 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

      1      
套管吊装绑扎不稳 碰撞、设备
损坏
中风险 指挥、司索专人持证上岗,起吊前检查吊具,作业过程中遵守作业规范
      2       吊车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 人身伤亡、设
备损坏、跳闸
高风险 工作前,认真进行测量;工作中,加强安全监护
      3       试验接线错误 设备损坏 低风险 开始实验前由负责人认真检查试验接线
      4       试验设备未接地或接地不良 设备损坏    
人身伤残
低风险 试验前,应认真检查接地线已正确规范可靠接地,接地良好
      5       试验人员接线错误 设备烧损 中等风险 在试验前工作人员需熟悉说明书、图纸,按照要求接线,并有工作负责人核查接线正确性
      6       试验区域未设置安全围栏 触电、人身
伤残
中等风险 试验区域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围栏和标示牌等安全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7       试验电源不稳定 设备损坏 中等风险 接试验前应用仪器测量电源电压,确保符合试验要求
      8       绝缘油污染 水污染
工作环境污染
中等风险 避免油泄漏、废油集中存放、定点处理
      9       高压试验过程中防范措施不到位   触电、
人身伤残
高风险 试验开始时,应通知附近作业人员,并设置安全围栏,派专人把守;操作人员应大声告知各在场人员,得到回应可以开始,方可升压,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
     10      登高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   坠落、
人身伤残
高风险 使用高空平台车、梯子登高接线,如必须作业人员登高作业时,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穿胶鞋
     11      高压试验过程中发生电压反击 设备损坏 中等风险 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
     12      攀爬瓷件 设备损坏 中等风险 作业人员攀爬瓷件时需佩戴具有塑料保护套的安全带,穿胶鞋。不得采用抛物形式传递工具,必须使用绳索正确传递工具
     13      有载调压传动试验措施不完善 人员夹伤
设备损坏
中等风险 进行传动前必须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并安排人员进行监护
     14      搭接试验电源措施不完善 设备损坏 中等风险 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试验接线,在试验电源线路上加装负载开关
     15      引接试验电源时触电 人身伤亡 高风险 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监护
     16      被试品残余电荷 人身伤残 低风险 试验后,应及时对被试品充分放电,放电用的接地线必须可靠接地
 
 
5 作业准备
5.1 人员配备
表5-1 作 业 人 员 配 备
工 序 名 称 建议工作人数 负责人数 监护人数
套管试验 2 1 1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2 1 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 1 1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2 1 1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2 1 1
绝缘油取样试验 2 1 1
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测量 2 1 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tand 3 1 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3 1 1
绕组变形试验 2 1 1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5 1 2
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 5 1 2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5 1 2
相位检查 2 1 1
 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
 
 
5.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序号 名  称 规格/编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数字式绝缘电阻表 DMA2010 MW 1  
2 有载调压测试仪 EDBYKC2000    / 1  
3 全自动介损测试仪 EDJS8000 / 1  
4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ED0204-10 1  
5 变比测试仪 ED0203 / 1  
6 直流高压发生器 ZGF-120 / 1  
7 绕组变形测试仪 BTRC-II / 1  
8 交流耐压成套设备 YD-20/100 / 1  
9 局放成套设备 EDJF-2016 / 1  
10 数字式万用表 F17B / 1  
11 活动扳手   / 若干  
12 绝缘胶带   / 若干  
13 裸铜接地线   / 若干  
14 导线   / 若干  
15 起重吊车   / 1  
 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
 
 
6 作业方法

6.1 非纯瓷套管试验
6.1.1 绝缘电阻。将套管用吊车吊起或用支架悬空,并使套管竖直,用2500V绝缘电阻表分别测量接线端对末屏及法兰的绝缘电阻,其值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与出厂值比较,不应有太大偏差;对于66kV以上有抽压小套管的电容型套管,应用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小套管”对法兰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低于1000MW。
6.1.2 介损测量。用正接线法测量套管主绝缘对末屏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d 及电容值,具体接线按仪器所标示的接线方式进行,选择10kV电压测试;介损高压测试线应用绝缘带挂好悬空,不得碰及其他设备或掉地,并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不得让人误入高压试验区域;测得的介损及电容值与出厂值不应有明显区别,应符合交接标准要求。

6.2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检查有载调压切换开关触头的全部动作顺序,测量过渡电阻阻值和切换时间。测得的过渡电阻阻值、三相同步偏差、切换时间的数值、正反向切换时间偏差均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

6.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分别测量高压绕组各分接头以及低压侧直流电阻,对于有中性点的,宜测量单相直流电阻。测量时应记录好环境温度,以便与出厂值进行换算比较,线间或相间偏差值应符合交接标准。

6.4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将变比测试仪的线对应接到三相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电压比的规律,在额定分接头时允许误差为±0.5%。对于三绕组变压器,分别做高—中、中—低变比。

6.5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检查结果应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6.6 绝缘油取样试验
取油样时应在变压器注满油充分静置规定的时间后方可进行。取好油样后,要密封好容器,然后及时送至相关部门检验。

6.7 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测量
所有与绝缘有关的试验在绝缘油检验合格之后并选湿度满足要求的天气进行。对于要求测极化指数的变压器,应检查绝缘电阻表短路电流不低于2mA;试验应记录好试验环境温度,以便换算至出厂相同温度下进行比较,要求不低于出厂值的70%;试验项按高—中+低+地、中—高+低+地、低—中+高+地、整体—地、铁芯—夹件+地以及夹件—铁芯+地进行;以高—中+低+地为例,将高压侧三相及对应侧中性点(如果有)短接,其余部分全部接地,绝缘电阻表高压端加高压侧,接地端接地进行测试。

6.8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d   
用反接线的方法进行测试,具体接线方法按仪器所标示进行;试验项按高—中+低+地、中—高+低+地、低—中+高+地、整体—地逐项进行;试验时,要将介损仪高压试验线用绝缘胶带悬空,不与变压器壳体接触;记录好试验时的环境温度,换算至出厂相同温度比较时,不应大于出厂值的1.3倍;测量数据如果与出厂偏差太大,应注意清洁套管,或用导线屏蔽套管,减少套管的表面泄漏电流;测量宜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天气进行。

6.9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测量泄漏电流时宜在高压端读取,试验项按高—中+低+地、中—高+低+地、低—中+高+地进行,测量应选择湿度较低的天气,并记录环境温度,泄漏电流值不得超过交接标准的规定。

6.10 电气试验具体试验见第4部分:电气试验
6.10.1 绕组变形试验。对于 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变压器,宜采用低压短路阻抗法;66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宜采用频率响应法测量绕组特征图谱。
6.10.2 交流耐压试验。在变压器的出线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可以采用外施工频电压的试验方法,也可以采用感应电压的试验方法。尽量采用串联谐振感应耐压试验方式,可减少试验设备容量。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中性点宜单独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值均参照交接标准进行。
6.10.3 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必须进行现场长时感应电压带局部放电试验。电压等级为110kV的变压器,当对绝缘有怀疑时,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用以检测变压器内部非贯穿性的绝缘缺陷。
6.10.4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按启动方案规定要求。
6.10.5 检查相位。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 质量控制措施
7.1.1 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取油样时应在变压器注满油充分静置规定的时间后方可进行。取好油样后,要密封好容器,然后及时送至相关部门检验。
7.1.2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量要求1600kVA及以下电压等级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7.1.3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2%;不同温度下电阻值按照式(7-1)换算:
                                                                                            (7-1)
式中:
R1R2 ——温度在t1t2(℃)时的电阻值,W;
  ——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
将实测和出厂值折算到同一温度下,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
7.1.4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电压比的规律;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其电压比的允许误差在额定分接头位置时为±0.5%。
(1)   电压等级在35kV以下,电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为±1%;
(2)   其他所有变压器额定分接下电压比允许偏差为±0.5%;
(3)   其他分接的电压比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1/10以内,但不得超过±1%。
7.1.5 铁芯必须为一点接地;对变压器上有专用的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采用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7.1.6 变压器带电前应进行有载调压切换装置切换过程试验,检查切换开关切换触头的全部动作顺序,测量过渡电阻阻值和切换时间。测得的过渡电阻阻值、三相同步偏差、切换时间的数值、正反向切换时间偏差均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
7.1.7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电阻值不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
(2)   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7-1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
表7-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K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换算系数A 1.2 1.5 1.8 2.3 2.8 3.4 4.1 5.1 6.2 7.5 9.2 11.2
 注:1. 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20℃的绝对值。
   2. 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3)   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为4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应不小于1.3;当R60s大于3000MW时,吸收比可不作考核要求。
(4)   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当R60s大于10 000MW时,极化指数可不作考核要求。
7.1.8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d,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为8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d
(2)   被测绕组的tand 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130%。
(3)   当测量时的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7-2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
表7-2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d(%)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K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换算系数A 1.15 1.3 1.5 1.7 1.9 2.2 2.5 2.9 3.3 3.7
 注:1. 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20℃的绝对值。
   2. 测量温度以上层油温为准。
   3. 进行较大的温度换算且试验结果超过本条第二款规定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7.1.9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为8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
(2)   试验电压标准应符合表7-3的规定。当施加试验电压达1min时,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不宜超过表7-4的规定。
表7-3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直流泄漏试验电压标准
绕组额定电压
kV
6~10 20~35 63~330 500
直流试验电压
kV
10 20 40 60
 注:1. 绕组额定电压为13.8kV及15.75kV时,按10kV级标准;18kV时,按20kV级标准;
   2. 分级绝缘变压器仍按被试绕组电压等级的标准。
 
表7-4 变压器直流耐压时泄漏电流与环境温度对应的泄漏电流值
额定电压
kV
试验电压峰值
kV
在下列温度时的绕组泄漏电流值
mA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3 5 11 17 25 39 55 83 125 178
6~15 10 22 33 50 77 112 166 250 356
20~35 20 33 50 74 111 167 250 400 570
63~330 40 33 50 74 111 167 250 400 570
500 60 20 30 45 67 100 150 235 330
 
7.2 质量控制表
表7-5 质 量 控 制 表
序号 控 制 点 控 制 方 式
W H S
1 变压器试验    
 注:质量控制点中H:停工待检点;W:见证点;S:旁站点。
 
 
7.3 检验标准
质量检验按《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第4册:变电电气试验工程》中的要求执行。
 
附件1 安全施工作业票
编码:BDYCSY-ZW-01-01/01
工作时间 工作地点 技术员 现场安全员 现场负责人
         
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危害名称 风险种类 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
1 试验区域未设置安全围栏 触电 □ 中等风险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 试验工作前,现场负责人必须确定工作范围,安排安全围栏设置,不要有缺口;在安全围栏周围派人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试验开始时,应通知附近作业人员,并设置安全围栏,派专人把守;操作人员应大声告知各在场人员,得到回应可以开始,方可升压,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 试验前,仪器可靠接地,应认真检查接地线已正确规范可靠接地,接地良好。
□ 接试验前应用仪器测量电源电压,确保符合试验要求。
□ 指挥、司索专人持证上岗;起吊前检查吊具;作业过程中遵守作业规范。
□ 使用高空平台车、梯子登高接线,如必须作业人员登高作业时,需穿戴安全带,穿胶鞋,不得采用抛物形式传递工具,必须使用绳索正确传递工具。
□ 试验前检查接线,使用合格电源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
□ 在试验前工作人员需熟悉说明书、图纸后,按照要求接线,工作负责人核查接线正确性。
□ 避免油泄漏、废油集中存放、定点处理。
□ 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监护。
□ 试验人员正确使用必要的绝缘工具,试验人员与被试设备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 试验后,应及时对被试品充分放电,放电用的接地线必须可靠接地。
□ 试验完毕认真检查,确认拆接引线已恢复,临时接地线已拆除,现场无遗留工具和杂物
2 高压试验过程中防范措施不到位 触电 □ 高风险
3 被试品残余电荷 触电 □ 低风险
4 试验电源不稳定 设备烧损 □ 中等风险
5 套管吊装绑扎
不稳
设备损坏 □ 中等风险
6 登高作业安全防护
措施不完善
坠落 □ 高风险
7 试验设备未接地或接地不良 设备烧损 □ 低风险
8 试验电源不稳定 设备烧损 □ 中等风险
9 TA开路 设备损坏 □ 中等风险
10 高压试验过程中发生电压反击 设备破损 □ 中等风险
11 试验人员
接线错误
设备烧损 □ 中等风险
12 有载调压传动试验措施不到位 设备破损、
夹伤
□ 中等风险
13 攀爬瓷件 设备损坏 □ 中等风险
14 绝缘油污染 环境污染 □ 中等风险
15 试验设备未接地或接地不良 设备烧损 □ 低风险
16 搭接试验电源
措施不完善
设备损坏 □ 中等风险
17 引接试验电源时触电 人身伤亡 □ 高风险
18 吊车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 人身伤亡、设备损坏跳闸 □ 高风险
                 
 
 
安全补充事项/平面布置图
 
 
 
 
 
 
 
 
 
 
 
 
 
 
 
 
 
 
 
 
 
 
 
现场接受交底人员签名
               
               
               
               
备注  
 
说明:
(一)本票由现场技术员填写,现场安全员审核,现场负责人签发生效。现场负责人开工前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宣读。
(二)工作内容、地点、安全措施不变时本票最长可使用十天,否则应重新办票,用后上交备查;当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在备注栏记录变更情况。对新增人员进行交底,并签名确认。
(三)应根据现场条件、范围和环境,补充安全事项或平面布置图。
(四)当风险等级与基准风险等级不一致时,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措施。
(五)基准风险等级与风险控制措施在开工前现场打“√”。
(六)签名不齐全(含代签名的)均作废票处理。